家族企业是一个看似有局限性的经营体系,然而,在德国经济中,家族企业占据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德国工业联邦协会称,德国400万家企业中90%是由家族或者所有人经营。其中不乏有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大众、宝马、施瓦茨、麦德龙……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是如何将家族企业的业务拓展至全球的?尤其在进入与德国完全不同的中国市场时,德国的经营者又是如何“变通”的?
带着这样一个个的疑问,日前,《国际金融报》记者对魏德米勒集团首席执行官Dr.Peter Köhler(彼得•科勒)博士进行了专访。这位著名家族企业的管理人向记者坦言,与所有外资企业一样,无论在海外如何风光,但进入中国他们同样是“新学徒”,需要向中国同行和中国客户学习许多“本土之道”,一些经营思路需要转变,但有一样是他们所必须坚持的--那就是德国享誉世界的质量保证。
家族企业优良机制
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不足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传至三代以后还能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然而,德国著名工业联接企业魏德米勒已经走过了66年,入驻中国也已经有了20个年头。能够将一家家族企业做大做强,并拓展全球业务,这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机制。
德国最大的私立大学维藤大学设有“家族企业研究所”,专门研究家族企业发展、传承等课题。对于“有什么好的机制能令德国企业传承百年”这样的问题,德国人的回答是:“百年家族企业基本上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打理的,继承人可能只做其中一个部门的领导,对全局的决策要服从集体。”
对于魏德米勒而言,Köhler博士便是一位重要的“掌舵人”。他是在2011年被任命为这家家族企业的总裁,并于2013年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此前,他曾经先后在W.C. Heraeus、Flachglas和皮尔金顿等知名公司担任管理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