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下电力行业发展形势,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电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工匠精神如何体现?企业又当如何践行?国家电网融合升级,资源整合正当其时,企业如何自处?市场竞争中又该怎样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日前举行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论坛上湖北天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副总经理刘红斌先生分享了他的思考。

湖北天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红斌
据刘总介绍,天瑞作为电量传感技术及综合服务方案的供应商,一直致力于满足国家发配电技术的需求,在保证电量传感器稳定可靠的同时,拓宽了它的宽范围应用和精巧外形,通过前沿的新材料研究和新工艺探索,有力的提高了电网各层间的电量信号有效融合。他介绍,天瑞的电量传感器系列产品在交直流混合、超微电流以及大电流等诸多电量信号采集传递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获得了客户认可和赞誉。
刘总强调,得益于国家主管部门对电力基础建设的重视,加上电力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的努力,中国电网得以持续高速发展,目前整体技术水平已经到达国际领先,但我们在一些微观细节的处理上仍然有待提升。今年“两会”提出工匠精神,对于制造业来说是纲领性的,这将有利于缩小我们和一些百年跨国公司的标准化差距。天瑞公司创立至今20载,一直以自己的理解践行着工匠精神,在提高产品稳定性的基础上加大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效率,并围绕主营产品引进了高端测试设备,为电力装备客户提供了免费开放的可靠性实验室测试服务,并与国内相关企业共同开发基于电量传感器的自动化生产的设备,从而更好的为电力装备行业提供完整的电量传感器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他介绍天瑞能够在激烈的电力行业竞争中劈波斩浪离不开自身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打造,得益于在传感器技术的科学研究上,并且一直保持与国内知名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成果转换高效的发展模式,保证了天瑞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客户市场,推动了行业的进步。
除了产品线,刘总还提出完善企业自身的服务体系。目前,天瑞已在南京、保定分别设立了分公司,在珠海、许昌、西安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健全的组织架构辐射了华东、华北、华南、华中等电力装备集群的发展地,在为电网建设输送更加快捷的产品和服务时,又时时将客户市场需求信息快速导入企业内部,积极改进产品工艺,输出更加符合电网需求的技术和产品,从而顺利的完成了经营管理的PDCA循环。为了紧跟行业发展,天瑞与行业协会紧密联系,共同探讨、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订。同时,刘总也建议行业上下游领域进行更加多的交流和学习,以减少实践中行业标准导入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20年的发展让天瑞的品牌影响力在行业内达到了一定高度,刘总透露天瑞将借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东风,拟计划并购一些相关领域内科研实力较强、品牌影响力较好的上下游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有序推进产业健康发展,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道路,从而更好的提升国家电力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贡献出全体天瑞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