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供应链

赛尔电气

如何抓住电力“十三五”一个千亿级别的配电网市场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1-03-10 | 11109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到来,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高。目前,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也基本实现国产化的目标,±800千伏换流变压器制造技术已经掌握,大容量晶闸管已经能自主研发,国内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工业创新,将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催生新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现代化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企业、产品和技术走出去。我国智能电网设备行业要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好发展与调整之间平衡,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优势领域竞争实力,大力拓展潜在新市场。

  在我国十三五的启动之年,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坚强电网设备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电网公司曾表示,从2015年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投资2.7万亿建成国家电网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这2.7万亿投资可带动相关产业投资3万亿以上,总投资将达到近6万亿元。

  去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04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3倍。

  而在今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增量配电网,通过竞争创新,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供电服务。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请报送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的通知,拟以增量配电设施为基本单元,确定100个左右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的试点项目,发挥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增量配电业务。

  而这之后,配电网建设市场方面一直是不温不火。

  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曾有提及,在电力装备领域,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特高压交直流成套装备、智能变电站成套装置等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16年版《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涉及清洁高效发电装备28项、超、特高压输变电装备25项。

  1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李克强在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强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根本性转变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是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要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新能源并网技术和储能、微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发展先进高效节能技术,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

  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十三五电力规划。规划中显示,十三五期间,主网不再是电网发展的投资重点,贴近用户和民生的配网将重点发展,比如电能替代,充电设施,分布式发电等等,都需要坚强配网的支撑。尤其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对于薄弱、欠账累积的农村电网来说,特别关键。

  中国配电网相比国外发达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欠账太多,一方面是时间因素,我国配网发展时间也不长,日本50年代已经开始规划配电网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因素,国家投资就那么多,很长一段时间都主要投入到骨干电网上,配网建设相对滞后。

  未来电网发展更贴近用户侧、需求侧,和配网密切有关,从这个角度而言,配网是应该重点发展。比如最近火热申报的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不同类型能源集成互补,全面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也是本次规划想要强调的绿色高效的落脚点。

  特高压建设方面,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目前西电东送的规模大约1.4亿千瓦左右,十三五新增的数值包括火电、水电和风电,应该说相对还是比较高的,体现了特高压在资源优化配置上的作用。这其中,风电利用煤电基地通道搭送的规模,和风火打捆送电距离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2016年,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另外,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电网发展的基本形式。

  电网发展方面,筹划外送通道,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合理布局能源富集地区外送,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达到2.7亿千瓦左右;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系统安全水平。

  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成本,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发挥电网潜力,消除冗余,对于电网建设与规划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今天,至关重要。比如统一线路和主变载流量控制标准,现阶段,规划部门与运行部门在电网的安全运行控制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必要时需挖掘其潜力,减少新增设备投资;比如需求侧管理,需求管理中的行政、经济、技术措施对于电网负荷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电网负荷率,降低电网最高负荷,还可以增大日最小负荷率,实现电网的移峰填谷。下图为典型国家输电网利用效率指标。

  配网建设大幅提速。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施,各国政策和资金投入的加大,智能配网市场领域未来将迅速增长。目前,我国智能配网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城市配网馈线自动化率不足10%,仍处在试点和初步建设的阶段。

  电网主网架进一步优化,省间联络线进一步加强。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探索大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成本,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全国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9.2万公里,变电容量9.2亿千伏安。

  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要求,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支持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

  随着特高压建设的持续推进,智能配网建设的火热兴起。智能电网设备在特高压、配电网领域中不断扮演着各种关键角色,有力地支撑了电力工程建设。国内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多条输变电线路的建设工程。智能配网将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产生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未来市场空间广阔。